高血壓病患者最關心的問題20問
彭大夫
1,診斷高血壓血壓標準多少?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定在收縮壓 ≥140mmHg 和 / 或舒張壓 ≥90mmHg 。
2,高血壓按病因分為哪兩大類?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大類。原發性高血壓又叫做高血壓病,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未明確的獨立性疾病,占高血壓病人的90%以上。繼發性高血壓又叫做癥狀性高血壓,在此類中高血壓的病因明確,是某種疾病的表現之一。
3,哪些疾病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
腎臟疾病:(一)包括腎臟實質性病變,如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天性腎臟疾病(多囊腎、馬蹄腎、神發育不全等)、腎結核、腎結石、腎腫瘤、繼發性腎臟病變等。(二)腎血管病變,如腎動脈和腎靜脈狹窄阻塞(先天性畸形、動脈粥樣硬化、炎症、血栓、腎蒂扭轉等)。(三)腎周圍病變,如膿腫腫瘤、創傷、出血等。
內分泌疾病:如柯興氏綜合征、嗜鉻細胞瘤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垂體前葉功能亢進、絕經期綜合征和女性長期口服避孕藥等。
血管病變:如主動脈狹窄、多發性大動脈炎等。
顱內病變:如腦部創傷、腦瘤、腦幹感染等。
4,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如何?
據 2002 年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 18.8%, 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 1.6 億。
5,高血壓會有遺傳嗎?
高血壓有一定的遺傳基礎。直系親屬(尤其是父母及親生子女之間)血壓有明顯相關。不同種族和民族之間血壓有一定的群體差異。 據記載決定血壓的環境和遺傳影響約各占50%。雙親均有高血壓的子女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大。
6,高血壓有哪些危害?主要累及那些器官?
高血壓對人體危害非常大,不僅直接產生頭疼、頭暈、失眠、煩燥、心悸、胸悶等一系列癥狀,長期下去對心、腦、腎及其靶器官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許多高血壓的患者死於中風、心衰和腎功能衰竭。
(一)對心臟的影響:由於血壓升高,左心室的阻力上升,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無相應的供血增加,同時高血壓損害冠狀動脈血管,逐漸使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此時的冠狀動脈狹窄,使供應的血液減少。兩者合力作用,會導致心率紊亂、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二)對腦的影響:在長期的高血壓作用下,腦部的小動脈會嚴重受損,腦動脈硬化、小動脈管壁發生病變,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容易形成腦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塞,一做CT經常有腔隙性梗塞,可以導致腦萎縮,發展成為老年性痴呆。因為腦血管結構比較薄弱,在發生硬化時更為脆弱,容易在血壓波動時出現痙攣,繼而破裂導致腦出血。這些腦卒中(出血、血栓和腔隙灶)的發生和血壓有密切的關係。
心、腦、腎等器官是高血壓的損害對象,在醫學上被稱為高血壓的靶器官。
7,高血壓病與肥胖有什麼關係?
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壓,在兒童時期就有此表現,肥胖兒童有時出現血壓波動。在20~30歲之間的肥胖者,高血壓的發生率要比同年齡而正常體重者高1倍。在40~50歲的肥胖者,高血壓的發生機會要比非肥胖者多50%。有人發現,身體超重的程度與高血壓的發生也有關係,體重越重,患高血壓的危險性也就越大。一個中度肥胖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身體不超重者的5倍多,是輕度肥胖者的2倍多。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中國成人正常體重指數(BMI)為19~24,體重指數≥24為超重,≥28為為肥胖。人群體重指數的差別對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有顯著影響。我國人群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與人群體重指數差異相平行。
8,為什麼說高血壓病是終生性疾病?
高血壓病病因複雜,目前還尚不清楚它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所以無法根治,因此高血壓是一種終生性疾病,只能對症降壓治療,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終生服藥。
9,怎樣正確測量血壓?
⑴ 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血壓計或者經國際標準( BHS 和 AAMI )檢驗合格的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
⑵ 使用大小合適的袖帶,袖帶氣囊至少應包裹 80% 上臂。大多數人的臂圍 25-35cm ,應使用長 35cm 、寬 12-13cm 規格氣囊的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袖帶。
⑶ 被測量者至少安靜休息 5 分鐘,在測量前 30 分鐘內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
⑷ 被測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與心臟處在同一水平。如果懷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特殊情況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卧位改為站立位后 1 分鐘和 5 分鐘時測量。
⑸ 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的上臂,袖帶的下緣應在肘彎上 2.5cm 。將聽診器探頭置於肱動脈搏動處。
⑹ 測量時快速XX,使氣囊內壓力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后再升高 30mmHg ( 4.0kPa ),然後以恆定的速率( 2-6mmHg/ 秒)緩慢放氣。在心率緩慢者,放氣速率應更慢些。獲得舒張壓讀數后,快速放氣至零。
⑺ 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觀察柯氏音第 Ⅰ 時相(第一音)和第 V 時相(消失音)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縮壓讀數取柯氏音第 Ⅰ 時相,舒張壓讀數取柯氏音第 V 時相。 ;12 歲兒童、妊娠婦女、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 IV 時相(變音)定為舒張壓。
⑻ 血壓單位在臨床使用時採用毫米汞柱( mmHg ),在我國正式出版物中註明毫米汞柱與千帕斯卡( kPa )的換算關係, lmmHg=0.133kPa 。
⑼ 應相隔 1-2 分鐘重複測量,取 2 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 2 次讀數相差 5mmHg 以上,應再次測量,取 3 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10,人的血壓晝夜變化有什麼規律?
無論是在正常人還是高血壓病人,血壓皆呈明顯的波動性。在日常生活中,隨著睡眠和清醒,白天和夜晚,休息和運動的更替,血壓也有節律性的波動。正常血壓在夜間2:00~3:00時處於最低谷,凌晨血壓急驟上升,自晝基本上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多數人有雙峰(晝夜血壓最高值8:00~9:00和16:00~18:00),18:00以後血壓呈緩慢下降趨勢。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晝夜波動曲線也相類似,但整體水平較高,波動幅度XX。
11,什麼叫收縮期高血壓?什麼叫舒張期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有三種情況,收縮壓與舒張壓都增高,單純收縮壓增高和單純舒張壓增高。臨床上把單純收縮壓增高稱為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比較常見。把單純舒張壓增高稱為舒張期高血壓。
12,老年人高血壓有什麼臨床特點?
老年人高血壓作為高血壓病的一種特殊類型 ,近年來對它的研究與防治受到重視。流行病學調查提示 ,老年人高血壓患者 ,其糖尿病、主動脈鈣化、心肌梗塞、腦卒中、間歇性跛行的發病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老年人總死亡率高於同齡血壓正常人。且收縮壓如隨年齡而增高 ,發生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可能性較舒張壓升高大。另外 ,老年人高血壓在臨床表現、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
(1)常呈現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其發生率占老年人的17.7%。患者的收縮壓升高明顯,而舒張壓升高緩慢,所以脈壓差較大。如果伴有明顯的主動脈硬化,則患者的脈壓差更大。
(2)老年人高血壓容易有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的血壓常隨體位的變動而變化,很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如由卧位變為直立位時,患者容易發生暈厥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老年人的血管硬化,對張力和壓力的調節能力均下降的緣故。
(3)併發症多且嚴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血管功能障礙明顯 ,心排血量降低 ,因此是冠心病、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另外 ,老年人腎功能異常 ,在伴有高血壓時會發生更早更嚴重的臨床表現。
(4)血壓波動大,尤其是收縮壓波動大,情緒稍有激動即可升高。這可能是由於老年人腦動脈硬化、順應性低,當情緒激動導致心跳加快及每分鐘心排出量增加時,血壓隨之升高。患者的血壓會隨著季節、晝夜的變動而變化。如有些老年人的血壓在夏季較低而到冬季則較高;在清晨時血壓較高而在夜間時血壓較低。
13,高血壓患者開始藥物治療為什麼降壓不要太快?
高血壓病人由於已經適應高的血壓狀態,如果血壓降得太快,就會產生一系列缺血、缺氧的癥狀,患者出現頭暈、頭疼、視力下降、肢體麻木、全身無力、嗜睡等現象。
14,高血壓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9- 堅持下列原則:(1)終生服藥。(2)堅持個體化用藥。(3)將血壓控制在適當水平。(4)藥物從低量開始,如沒達到控制目標,逐漸加量。(5)如第一種藥物無效,應進行合理的聯合用藥。(6)藥物治療同時,注意落實非藥物治療措施。
15,什麼叫頑固性高血壓?
一般指應用包括一種利尿劑在內的、足夠而適量的3種降壓藥物治療,所用3種藥物接近最大劑量時,血壓仍沒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
16,什麼叫葯源性高血壓?
臨床上有些藥物較長時間服用或醫生及本人用藥不當,可以引起血壓升高,稱為葯源性高血壓。引起葯源性高血壓大藥物有:避孕藥、單胺氧化酶抑製劑、糖皮質激素、非類固醇類抗炎鎮痛葯、某些中藥(馬前子、甘草、紅參等)。
17,高血壓非藥物治療措施有哪些?
(10)減輕體重。(2)限制食鹽的攝入。(3)適當補鈣補鉀。(4)適當運動。(5)戒煙戒(或控)酒。(6)避免緊張和精神刺激。(7)保證睡眠。
18,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注意哪些問題?
(1)不要隨更換藥物和意調整藥物劑量,更不要停葯。(2)用藥前要了解藥物副作用。(3)血壓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人控制在130/85mmHg以下。(4)定期監測高血壓靶器官的形態功能情況。(5)不要看廣告吃藥。(6)監測血壓。
來源:有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